首页 测评 > 正文

弘扬塞罕坝精神 推进全面绿色转型

2023-08-30 09:57:14 中工网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2021年8月在河北承德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传承好塞罕坝精神,深刻理解和落实生态文明理念,再接再厉、二次创业,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再建功立业。”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努力在推进全面绿色转型中实现新突破。

弘扬塞罕坝精神,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相关资料图)

上世纪60年代,塞罕坝机械林场建场。塞罕坝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建起了百万亩林海。如今,塞罕坝机械林场森林覆盖率已达82%,森林资产总价值已超200亿元。依托百万亩森林资源,周边超4万名百姓受益。塞罕坝机械林场建设者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绿色奇迹,获得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机械林场荣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称号。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对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称赞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

塞罕坝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强大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必须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来谋划和推进新征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谱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推进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建设天蓝地绿水秀的美丽河北,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弘扬塞罕坝精神,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党的二十大提出,到2035年“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要发扬塞罕坝人艰苦创业、迎难而上的优良作风,加强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鼓励支持绿色消费,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加强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锚定绿色低碳前沿技术,加快关键技术攻关和应用示范,强化绿色低碳发展的技术支撑;聚焦风电、“光伏+”、碳捕集利用和封存等前沿领域,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应用绿色低碳技术实现高端化、绿色化;优化能源结构,推动资源能源高效利用,加大清洁能源替代力度。

倡导绿色消费,引导形成绿色生活方式。绿色低碳发展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需要增强全社会绿色消费意识,提高全社会对绿色生活的认同。要在需求侧着力构建多元协同的碳普惠市场,积极宣传节约集约的绿色生活方式,推广绿色产品、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绿色居住等,将碳普惠机制以核准奖励形式与生活商品、积分摇号、荣誉评定等进行挂钩,引导消费者购买环保、节能、低碳的产品,推动绿色生活方式成为社会新风尚。

弘扬塞罕坝精神,形成人人爱护、保护环境的浓厚氛围

在首个全国生态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全社会行动起来,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今后5年是美丽河北建设的重要时期,我们要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挖掘塞罕坝精神的丰富内涵,营造人人爱护、保护环境的浓厚氛围,增强全民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汇聚磅礴力量。

在氛围营造上,要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活动,创新宣传载体和方式,有效激发群众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持续增强全社会投身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动性,形成人人关心、支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好社会氛围。

在行动主体上,要充分调动各个社会群体的积极性,引导所有人做生态保护的践行者。青年群体对保护生态环境与应对气候变化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行动意愿,是爱护、保护环境的重要力量。要积极引导他们从我做起,自觉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凝聚起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强大青年力量。

在实践机制上,要建立完善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机制,完善有利于推动形成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比如,碳普惠机制有着增强保护生态环境内生动力的重要作用,对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未来要加强顶层设计,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碳金融”等方法,围绕破解碳普惠机制存在的数据确权困难、激励效果有限、市场化运行程度较低等问题持续发力,通过商业激励、政策鼓励、认可奖励和市场交易等方式,引导全社会树立绿色低碳意识,推动绿色发展,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刘宜卓、金福子)

来源:河北日报

关键词:

责任编辑:宋璟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